今天是:

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公司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工作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召开集体备课会

编辑:文:林梓涵 顾益 图:林梓涵 审核:刘俊杰 发布日期:2025-04-30 来源:英国上市公司365  

2025年4月25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在学院B203会议室召开集体备课会。教研部全体教师参会,备课会由教研部主任顾益副教授主持。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徐璐和王贞贞两位新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

会前,顾益主任表示,要及时听取、查看和落实教学质量系统中教学督导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提升教学质量。随后,徐璐老师以《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运用》为题进行教学展示。首先进行上节课的知识回顾,接着针对“何为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以及“大力发扬斗争精神”三方面教学内容进行详细剖析,授课过程中以层层递进的教学节奏,援引生动的案例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并穿插师生互动讨论环节,体现了“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的教学模式。王贞贞老师以《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为题进行教学示范。先是在引经据典中巧妙导入新课,随后讨论了“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分析了究竟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阐明了“谁才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三个问题,授课逻辑条理清晰,课程内容丰富,在娓娓道来中展示了其广博的知识范围及细腻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示范结束后,万长松教授、连冬花副教授和冯皓老师相继进行点评并提出教学建议。万长松教授对展示教师的理论功底给予充分肯定,强调在教学授课中要根据不同模块妥善安排教学进度,课程问题要有重点和核心,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授课角度,从微观或宏观中切入授课,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连冬花副教授也指出,教学中要注重主次分明,通过事例讲述完表象后需要迅速回归聚焦到核心问题当中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员工进入自己所塑造的教学情境中。冯皓老师以“形式逻辑矛盾”和哲学中的“矛盾”之间的区别为例,认为青年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分别从现实和哲学层间阐述核心概念,帮助员工廓清理论误区,强调教学活动是双主体,要更多关注到员工,在课堂互动中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此次集体备课会旨在加强教研部教师们之间的交流学习,在多维度的碰撞中,启发教师们不断深化对于课程重点难点的思考与理解,增强了教学团队的凝聚力,同时对于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备课会现场

顾益副教授发言

徐璐老师进行教学展示

王贞贞老师进行教学展示

万长松教授点评

连冬花副教授点评

冯皓副教授点评

关闭